在現(xiàn)代生命科學研究中,生物標志物的分析對于疾病的診斷、治療及預后評估至關重要。表面等離子體共振(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,簡稱SPR)技術因其高靈敏度和實時監(jiān)測能力,在生物標志物的檢測與分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本文將探討如何利用SPR分子相互作用儀進行生物標志物分析,以及這一技術如何為生物醫(yī)學領域帶來革命性的進展。
SPR技術基于一種物理現(xiàn)象:當入射光照射到金屬薄膜上時,金屬表面的自由電子被激發(fā)形成表面等離子體波。當特定波長的光使得表面等離子體波與光波的波矢量匹配時,會發(fā)生共振,導致反射光強度急劇下降。這種變化對金屬薄膜表面的折射率很敏感,而生物分子的結合會改變折射率。因此,SPR技術能夠實時監(jiān)測生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。
SPR分子相互作用儀利用SPR原理,可以無需標記地實時監(jiān)測生物分子間的結合事件。這使它成為研究蛋白質-蛋白質、蛋白質-核酸、蛋白質-小分子等相互作用的理想工具。在生物標志物分析中,該儀器提供了一種高效、靈敏的檢測手段。
使用該儀器進行生物標志物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驟:首先,將捕獲分子(如抗體)固定在傳感器芯片的金屬表面。然后,注入含有待測生物標志物的樣品,使其流過芯片表面。如果樣品中含有能與捕獲分子特異性結合的標志物,它們就會形成復合物,導致表面折射率的變化,這一變化可以通過SPR信號的變化實時監(jiān)測到。通過分析SPR信號,可以獲得關于生物標志物濃度和結合親和力的信息。
該儀器具有多項優(yōu)勢,包括實時監(jiān)測、高靈敏度、無需標記和小型化便攜性。這些特點使其非常適合于臨床設置和現(xiàn)場檢測。然而,該技術也存在一些局限性,例如對樣品的純度要求較高,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受到非特異性結合的干擾。
SPR分子相互作用儀是一種強大的生物分析工具,它能夠提供關于生物標志物的寶貴信息,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監(jiān)測。